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模板分享 > 作品 >
从“枢纽中心”到“国家枢纽中心” 武汉勾画双
发布时间:2025-10-14 12:05编辑:365bet亚洲体育浏览(55)
大西洋波士顿龙虾、全国首家“蒜鸟”主题快闪店、中百、武商畅销外贸商品……在武汉购物,你不仅能感受到“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与活力,更能感受到“老味道、新潮流”的烟火与温暖。
“加快双循环中心城市建设,强化九州大道、九州商贸、九州住宿基地地位。” 10月11日,以“立足、当好引领者”、“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当好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心的引领者”专题报告会在武汉市召开。武汉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于立军在《报告》中表示,武汉正在竭尽全力“加快建设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立足点”。我们将履行好政治责任,实现从“中央”到“国家中央”的历史性跨越。
10月11日,以“立足、当好引领者”为主题的吹风会在武汉举行,“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当好建设国内国际重要双循环中心的引领者”。图片提供:记者彭年
从跟随到引领
武汉商业经济交出“优秀”成绩单
今年6月,在央视财经频道举办的“美好生活调查”数据发布活动上,武汉被授予“美好消费模范城市”称号。这是消费领域创新和持续进步的典型。武汉。
近年来,武汉市与商贸、文旅、体育等多方联动,每年开展武汉乐购系列消费促进活动2000场次,打造樱桃小丸子等季节性消费场景。春天观奥索姆,夏天吃虾,秋天购物,冬天游玩。
“内贸流通加速领跑,外贸逆势增长。”于立军说,预计到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8629.3亿元,跻身全国前10名。其增速在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名列前茅,实现了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转变。对外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000亿元,达到4033.5亿元,占全省的57.1%。 “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速10.5%,在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四,居中部地区第一。
今年以来,武汉商业经济继续保持向上发展势头。 1-8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1%,继续领先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全市外贸进出口增长17.1%,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二。
近年来,不少在武汉的外资承包工程公司加快“全球化”步伐,在海外打造标杆工程。于立军介绍,2024年,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349.3万美元,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完成销售额613.9万美元,连续三年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二。
会展业连接生产和消费,是又一体现城市活力的产业。作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会展城市、中国会展名城、最满意的办展城市武汉举办各种展览和活动。据数据显示,2024年,该市将举办展览活动1060场。其中举办展览237个,展览总面积330.35万平方米,连续第二年超过300万平方米。
奥日集团党组书记、武汉市商务局局长于立军作主要报告。
新的消费者基准随处可见
业务水平不断“升级”,持续提升
“通过提质做大经营主体质量、创新业态新业态、升级平台、深化渠道等行动的实施,核心经济发展的动力不断积聚。”于立军说。
近年来,武汉SKP、武汉梦时代购物中心、万象城、湘乡奥特莱斯等一批新的消费地标相继开业,高品质商业地产近期引进丽思卡尔顿等项目,永旺、沃尔玛等外资企业不断深化在武汉的布局……
“全市新开办企业数量连续三年超过1000家,总数超过6700家。”于立军表示,武汉培育的新消费品牌也在国外展出,他表示,扩张正在加速。武商MALL、中百罗森等正在加速海外扩张,泥鞋、友和、益和堂等众多国内新连锁店也纷纷在各地开店。
随着消费需求不断变化,各种新兴消费业态也在武汉受到欢迎。
“近年来,武汉加快发展一线经济、直播电商、夜间经济。近三年来,武汉引进各类首店超过1000家,总数位居全国第六。”于立军说。近年来,武汉已成功培育5家全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4家国家级旅游和夜间文化企业。消费群体、全国示范步行街和智慧商圈。建成全市首家免税店和88家授权奥特莱斯退税店。
在创业领域,武汉始终勇于冒险、迎接挑战,不断探索新模式、新路径。三年来,武汉成功获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零售业创新提升等6个全国性试点项目。自贸试验区和服务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近30项创新举措正在全国复制推广。
在开放平台建设方面,三地一体化进出口额海关关区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29.6%。其中,东湖综合巩固区被评为全国及中部地区“双A级”综合巩固区。
当前,各领域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武汉明运河越来越广泛。中欧(武汉)班列连续第二年开行超过1000列,通达欧亚40个国家120个城市。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长江中上游地区第一。航空网络遍布全球,成立花湖机场国际公司,共创美好未来。故城货运站联合建设花湖国际自由贸易机场,打造“123全球快货物流圈”。这座城市向公众开放,拥有一流的设施三个国家9大类13个指定监管口岸(指定口岸)的监管体系正在形成。
召开“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势,当好建设国内外双流通中心的引领者”专题会议。图片提供:记者彭年
绘制“十五五”规划蓝图
武汉为“国家中心中心”扫清道路
“展望‘十五五’,我们将紧紧围绕全省支点建设发展,以市委、市政府‘定点’为重,推进‘三个有益转变’,再造新时代武汉。按照要求,加快双循环中心城市建设,强化中心地位。” “九州大道”、“九州商业”、“九州一体化”,实现从“中央”到“国家中央中心”的跨越。 ``于日军的援助。
他表示,牢固树立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着力扩大内需促消费,加快激活国内大循环内生力量。包括建设现代优质零售体系、多元化服务消费体系、特色新型消费体系、现代高效流通体系。
在构建现代零售体系方面,实施消费品“三品”战略,培育壮大武汉名优产品、潮流产品和文化创新,创新发展知名品牌,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消费”,不断提炼樱花、螃蟹般的城市知识产权,打造引领性强的消费新品牌。
关于构建高效流通体系,于立军建议探索发展无人驾驶、无人机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强化数字化、智能化供应链,持续引进国际供应链企业和平台,加快全球供应链组织中心建设。
公众聚集在一起听取简报。图片提供:记者彭年
于立军认为,要着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打造“四个网络”。它是多元流动的全球贸易网络、互利共赢的开放合作网络、协调一体的区域合作网络、互联互通的立体通道网络。
在全球贸易层面,武汉将拥有年进出口额超过100亿元的企业15家,年进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500家。湖北打造口岸贸易物流等核心贸易平台中心和国际大宗物资贸易中心,开拓各类国际市场。
他还提出要推广“跨境电商+产业区”模式,让武汉跨境电商年均增长30%以上。
在推动区域合作方面,我们将与武汉都市圈、襄阳、宜昌“金三角”以及长江中间城市,深化管理资源共享、产业共建、政策联动、活动联动。同时,武汉将着力培育100家内外贸一体化龙头企业。
“强化中心功能,发展中心经济,长期做事、做好事,把习近平总书记的热情指示转化为武汉商务发展的生动实践,在立足点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丽君说道。
吹风会最后,市商务局领导和员工表演了《我们都是追梦人》。图片提供:记者彭年
(阳江日报记者高喜明、吴顺,通讯员赵雪峰、韩山、赵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