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森林舞会 >
在罗冠章的日记里,初学者的初心总是熊熊燃烧
发布时间:2025-11-22 12:29编辑:365bet登录浏览(93)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何帆、张泽木、陈一超、光白从我们共产党人身上了解到,我们就像种子,人民就像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与那里的人民融为一体,在他们中间生根发芽。 (摘自罗关章日记) 1997年,卸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罗关章带着行李和妻子李传春回到乌庄市故居。罗关章接过一叠手工装订稿纸,在封面上郑重地写下了大字:“1997年退休返乡杂记”。对他来说,退休并不是安享晚年,而是走向下一个战场。 “有五本装订精美的大书和散落各处的许多纸片,记录着他们的想法和日常智慧。” 11月20日,李秀英眼含泪水,翻阅了她父亲的物品。罗冠章生前写下的那本“日记”已泛黄,卷曲着,但李秀英越看越明白,父亲临终前为什么要回山。 “他深爱着这片土地,视村民如亲人。最重要的是,他始终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为何退休后他又回到牛庄,继续带领村民发展牛庄?罗关章在日记中写道:“我出生在农村,是农民和平民的儿子,我深深地感受到农民的困境,无论多么困难,我都会坚持下去。”罗关章最关心的是丰富村民的钱包,他把一生奉献给了乌庄的发展。他写道,没有远大理想的人不能成为共产党员。空谈远大理想却没有实际工作的人就没有资格成为共产党员。罗冠章在日记中多次提到焦裕禄。 “焦裕禄在浪考工作了470天,从小事做起,为群众谋福利,无小事。”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帮助山区村民脱贫致富。为什么村民们会信任、追随这位老书记呢?日记中的一句话道出了一个道理:“叫别人做事,自己先做;叫别人不要做事,自己先不做。” 20世纪80年代,他在自己的土地上覆盖玉米,时任牛庄市党委书记,他带头进行了实验。成功后,他将其推广,彻底解决了乌珠城阳百姓吃不饱的问题。牛庄市中药产业带头人、青年党员朱坤说,罗曾多次告诉他:“如果你成功了,你就成功了。”“不仅会致富,还能帮助别人。”这是交给我们的任务。“从他身上我们深刻地学到了什么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6月15日8点到10点,温室里的温度是28度。下午1:00,35度……”这是当时正在进行天麻养殖实验的罗关章先生日记中记录的部分数据。退休后,他在海拔2000米的大山里度过了800多天,进行了100多次实验,将数据记录在三本书里。在罗关章的日记中,一切都记录得很详细,从牛庄乡的耕地面积、人均收入、人口走势、当年每户烟叶的收购价格、天麻实验大棚的温度,却没有列出他的日常开支。没有个人“小账户”,只有村民脱贫“大账户”。罗冠章的日记流露出他纯洁的心灵,充满了对人的爱。天麻实验失败,手指骨折,无法种反季萝卜时,罗关章振作起来,说:“不要怕困难,尽到自己的责任。”这是我人生的最低标准。不忘初心,不忘使命。只有多为人民做事,才无愧于党的名字。”当罗关章带领村民成功种植天麻,增加收入数千万元时,他在日记中表达了他的喜悦之情。 “牛双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是见证者。”冯写道。 “我(1974年入党后)感受最深的是,一是信仰,二是学习文化知识,三是注重宣传。四是坚持群众路线。 86岁的罗关章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人生经历。每一篇日记的字里行间都写着前党员一生践行的热忱誓言,重荣誉重生命,诚信待人,始终坚守初心。罗关章的女儿李秀英说,罗关章退休返乡后,我给她看了罗关章那天写的日记。湖北日报各媒体记者拍摄罗冠章回国日记 李秀英提供罗冠章回国日记 李秀英提供罗冠章回国日记。
下一篇:没有了